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倡俭崇实树公信
分享到:
作者:丁广宇  发布时间:2013-08-02 10:16:11 打印 字号: | |
    “倡俭崇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兴邦的历史经验,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社会风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读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同志的《看法与说法》,是一种快乐的学习,书中妙语连珠,深富哲理,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无独与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工作作风问题,大力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深入人心。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表面看来危害不大,但正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享乐主义如温水煮青蛙,浑然不觉地侵蚀人的思想,磨灭人的意志,断送人的前程,毁坏国家事业。享乐主义背后潜藏着腐败的魔鬼。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大吹大擂,到最后就是弄权渎职、以公谋私、贪污受贿。历史上因奢靡享乐而倒台的王朝不计其数。

    在司法系统,当前有一股不良社会风气,办起事来,你请我请,不请不成规矩,不请不能放心;不吃不喝,反倒是不给面子。于是,“案子进了法院,有理没理,先找人”成了大众心理。而法院工作确实案件很多,责任很大,压力不小,工资太少。一些干警认为,只要不贪不拿,吃点喝点算个啥,权当额外的福利待遇,还能拉近群众距离。殊不知,享乐主义的思想时间一长,紧绷的廉洁之绳麻木,底限逐渐放弃,有的人吃了原告吃被告,有的人吃拿卡要,有的人甚至贪赃枉法,到最后锒铛入狱,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败坏了司法形象,玷污了司法权威。

    反对享乐主义,必须始终警钟长鸣。周强院长指出“公正是司法的灵魂。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有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与司法作风不正、不实、不廉有关”。“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一名法官,只有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才能一身正气,做到恪守公正;只有不为钱所累,不为利所伤,不为色所惑,才能两袖清风,守住正义的源头。作为一名法官,只有像守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自己的职业,爱惜自己的声誉,才能高擎正义的利剑,擎起公正的天空。

    反对享乐主义,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法官前面有大写的“人民”,没有为民的理念,法院将失去人民的信任;没有人民的信任,法律将寸步难行。正如周强院长所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有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事业才会有无限生机和活力”。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价值追求。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胸里怀着感情,工作抱着热忱,哪怕自己忙一点、苦一点、累一点,也会“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误一次工”。近几年涌现出的一批全国优秀法官,如宋鱼水、詹红荔、陈燕萍等,正是无私为民、默默奉献在基层司法战线广大法官们的典型代表。

    反对享乐主义,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倡俭崇实”既靠自觉,也需要制度保障。周强院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院干警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一方面要严格贯彻“八项规定”,落实“五个严禁”,在司法工作中养成勤俭办一切事的良好习惯,大力推进人民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也要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把“不怕苦,不怕得罪人”的好干部,培养好、选拔好、使用好。让我们把“倡俭崇实”内化于法院文化,扎根于法官心中,落实于审判执行,书写公正司法的新篇章。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丁广宇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