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八项必须坚持”之一,明确“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鲜明要求。人民法院承担着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必须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准确理解把握,切实履行好职责。
一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依靠改革创新履行职责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总要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同样是对人民法院履行工作职责、实现科学发展的总要求。必须坚定改革创新道路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法院必须立场坚定,毫不动摇予以坚持。推动改革创新既要大胆借鉴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法治文明成果,更好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决不走过去封闭僵化的老路;也要注重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始终坚持去伪存真、批判借鉴,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和错误思潮,决不走偏门、邪路。必须围绕改革创新维护公平正义。要对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期待、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新使命,不断提高公正司法水平,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自我满足:凡是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就要大胆试、大胆做;凡是不利于公正司法的,就要坚决改、坚决变,努力建设符合司法规律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迎接使命挑战。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无论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都对人民法院司法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要紧紧把握广东改革开放这一优势,广东法院改革创新这一“灵魂”,及时破解影响公正司法和科学发展的各种难题,切实履行好建设者、捍卫者职责。
二是要紧紧围绕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努力完成司法领域的公平正义。人民法院完成好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核心就是抓好司法办案第一要务。要努力实现司法宗旨。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法院必须践行为民司法、惠民司法、和谐司法,防止司法本位、关门司法、坐堂办案,不断拓宽服务民生、方便诉讼的渠道办法,积极探索服务民生和符合法律精神有机统一的新措施,力争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严格依法办案。人民法院的首要职责就是按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要求,力求准确地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平公正进行裁判,实现立法的根本目的。要勇于攻坚克难破解难题。抓住庭审、裁判等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提高司法办案基本技能。对执行难等老大难问题,要在主动执行的基础上,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兑现合法权益。要从科学立法、诚信体系建设等外部机制入手,从源头上解决难题。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精神,提高抵制各种压力和抗干扰能力。
三是充分发挥法治规则导向作用,努力促进公平正义在社会各领域实现。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积极发挥司法延伸,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促进依法行政职能。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强化行政审判,既要严格依法公正公平办理案件,又要促进行政矛盾的实质化解,发挥好在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矛盾化解职能。要从诉前联调是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的高度,继续把这项工作推进好、促进好,作用发挥好。要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切实解决存在问题。要广泛开展“辨法析理、释法答疑”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职能。人民法院接触社会生活最广泛、触及社会管理问题最深入,必须抓住我省“两建”工作的有利契机,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促进管理机制的完善,从源头上实现公平正义。要不断提高广大法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能力,确保司法建议效果。充分发挥隐性司法职能。善于开发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阵地,宣传司法、宣传法制,引导社会法治意识进一步加强。改善司法宣传的方式,注重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
四是切实树立培育法官自信,勇于推进司法公开。人民法院要完成好维护公平正义职责,核心都在于提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首先是树立和培育法官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法官自信是司法公信的基础,必须以法官自信提升司法公信,以司法公信树立法律权威,以法律权威促进依法治国,形成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信。其次是敢于司法公开,接受监督评判。司法要得到社会尊重、法官要得到社会认同,关键是在法官自信基础上,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让司法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评判,既释放出司法公正和公信的风采和魅力,又达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立公信、以公开树权威的目的。第三是培育维护公平正义的职业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从社会层面提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法官不但要按照要求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保障者,还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示范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使他们以公平正义为自觉追求。要推动优秀法律人才向党政机关、各行业流动,让更多人了解、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营造共同维护公平正义良好氛围。